您现在的位置:青年导网-青年在线 正文

春天的上海,樱花烂漫。不久前,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理事长山下直己和会员企业代表一起参加第14次“中日友好·植树赏樱”活动,两国嘉宾一起种下20株新苗。从2009年起,这一活动已在鲁迅公园、新虹桥中心花园、世纪公园等处举行,成为牵起中日友好的绿色纽带。

上海是日资企业在华分布最密集的城市。截至去年底,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共有会员2204家,是日本海外最大的商会组织。“为会员企业提供多项服务、推动日中交流,并为上海发展尽一份力,一直是我们俱乐部的重要使命。”山下直己告诉记者,希望通过努力,实现日企与上海的共同发展,“真正达到完美的双赢合作”。

成立于1982年的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量日本企业来到上海投资建厂,从最早的纺织业到之后的电器、机械制造业,再扩展到服务业,会员数量逐年增加。如今,俱乐部会员数最多的是金属·机械部会,占五分之一强;增长最快的是资源·化学品部会,过去20年里增加了2倍多,此外还有商社·流通部会、金融·保险部会、运输·通信部会等,覆盖上海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

“上海一直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适合各类日本企业在这里长期发展。”自从今年1月接任理事长以来,山下直己同上海多个政府部门交流互动,“他们很有商业思维,认真负责地帮助我们发展”。不仅如此,过去十多年里,围绕进一步提升在沪日企营商环境,俱乐部每年都会向上海市政府提交建议书。会员把诉求一条条列出来,相关部门会逐一作答,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政企间的交流顺畅且有效。

此外,上海的“高便捷度”也为在沪日企所看重。如从日本福冈去东京和从福冈去上海的时间相差无几,这不仅是物理距离上的便利,也是流程上的便捷,中国恢复日本公民免签政策后,两国人员来往可以“说走就走”。还有一点,就是上海聚集了开展商业活动所需要的丰富资源。去年位于北京的中国日本商会做过一项调查,在回答“事业/营商环境的优势”时,六成多的在沪日企选择“人才集聚”,此外企业还选择“供应链聚集”“当地产业支援”“创新能力强”等。

这些优势也给予在沪日企更大的发展动力。今年1月,山下直己参加“日企(上海)中小企业国际产业园”揭牌仪式,这个位于临港的园区,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发展平台,如今已有150余家日资企业进驻。“我们希望通过产业园平台,促进两国企业在跨境金融、科技研发、数据服务等领域合作,同时希望在康养护理、动漫游戏等方面有更多突破。”山下直己注意到,临港周边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正在迅速完善,“我们会支持产业园内的日本企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