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青年导网-青年在线 正文
  “我们的需求在平台上一经发布,立马就有2家银行‘抢单’,并上门提供服务。民泰银行的支行行长不仅亲自上门对接,并且在提交资料后的当天就通知企业贷款已审批完成。”浙江宇通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鲁立新口中说的这个“平台”,就是杭州市余杭区科技局为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效率而创建的银企对接平台——余杭区科技企业培育金融需求对接平台。

  鲁立新告诉记者,作为余杭一家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务商,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新旧合同的执行出现交会,资金需求突破了公司原有资金预算安排,故急需新增贷款资金满足公司日常经营需求。

  “在我们正为资金发愁之际,我们在余杭区科技局的服务平台中收到有关金融需求的问卷调查。在平台发布需求后,当即就有银行联系我们,并主动上门了解情况。目前,公司已获得民泰银行的200万元放款,用于后续项目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采购款支付。”鲁立新表示,因为该平台是政府牵头,可信度高,对于企业来说,又放心又方便。

  余杭区科技局副局长楼杭杰向记者表示,当前,科技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痛点还是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前期的反复调研,余杭区科技局认为应当充分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深入考量科技企业和金融服务机构双方的需求,合力打通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最后一公里”。

  为此,余杭区科技局会同人民银行余杭支行一同开发了余杭区科技企业培育金融需求对接平台。该平台也是余杭区科技局在落地浙江省科技厅数字化改革项目“科技企业成长在线”科技企业培育基层贯通功能过程中,在特色应用领域的积极探索。

  浙江民泰银行杭州狮山路小微企业专营支行行长闻俊向记者表示,过去,银行和企业对接主要通过存量客户转介绍或者自行联系目标客户,获客渠道比较狭窄,信息来源渠道杂乱,无法做到精准营销,成功率不高。“通过该平台,科技局已经在前期帮忙筛选出了有需求的客户,相当于帮助银行实现了精准营销,大大节省了办贷成本。”

  那么,企业是如何反映需求并享受到“抢单”服务的呢?据悉,在征求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后,平台会定期向金融机构发布。信息一经发布,就会有银行拼手速“抢单”,并及时完成上门走访。

  此外,为鼓励银行推出更普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该平台通过合理赋分、科学评价的机制,对提供低于平均贷款利率、长于平均贷款期限、高于平均贷款金额等优于平均水平的金融产品的机构给予适当加分。

  截至目前,共有9家金融机构成为该平台的首批合作单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平台共收集企业需求117件,累计上门走访企业105家次,促成贷款6笔,共计金额1800万元,平均贷款金额300万元,平均贷款利率5.18%,平均贷款期限1329天,其中信用贷占比83%。

  下一步,余杭区科技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聚焦浙江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紧抓杭州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以构建高效的基层银企对接平台为抓手,不断承接、整合省市在科创金融、小微金融领域资源,持续推动金融服务提质扩面,进一步优化平台运行机制,跟踪分析服务绩效,探索形成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余杭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