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青年导网-青年在线 正文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盛大开幕之际,引起网络热议的机器人科技表演究竟是如何诞生的?此次论坛年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多位嘉宾现场分享了这一幕后的精彩故事。

3月27日的开幕式上,乐聚通研(北京)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统称“乐聚通研”)共同带来了12台型号为2的机器人,他们携手呈现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科技盛宴。

中关村政府采购促进中心的负责人葛志杰指出,该中心呈现的4分30秒机器人表演,实际上是对人形机器人动态平衡及多机协同技术进行的科学验证,这一成果背后凝聚了科研团队近一个月的辛勤努力和反复调试。

加速进化创始人兼CEO程昊介绍,在开幕式科技秀环节,8台T1机器人整齐列队,通过大角度斜坡登上主讲台,展示机械舞、集体俯卧撑等高难度动作,将科技与艺术巧妙融合,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乐聚通研总经理柯真东回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问时说,机器人既要刚柔并济地转身推掌,又要做出单脚站立等复杂全身舞蹈动作,这一方面有来自算法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对机器人本体性能、批量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出了挑战。

柯真东举例说,乐聚通研的“夸父”机器人的手臂具备实际作业能力,负载可达5公斤,自重超10公斤。该机器人执行舞蹈动作的过程,“可以比作人类演员举着哑铃跳舞”,这对机器人的动态平衡和控制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得益于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此前提出的控制框架CDM-MPC(基于质心动力学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机器人能够实现各部位运动紧密配合。

来自我国知名科研机构——通研院的大四实习生吴嘉阳,是“夸父”项目中“幕后群控调度”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在项目的前期测试阶段,吴嘉阳所在的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机器人的行走地毯过于柔软,导致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下陷严重,这直接影响了其舞蹈动作的流畅度;其次,现场音响的功率较大,产生了强烈的磁场干扰,进而影响了机器人内部地磁计的正常工作;最后,现场信号的干扰也使得机器人的舞蹈动作出现了不齐的情况。这些问题都给项目的顺利进行带来了挑战。

吴嘉阳最为感慨的是本次活动中展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他提到,遇到硬件故障时,硬件团队迅速响应进行维修;而软件或算法出现问题时,团队成员立即着手进行修改,通常在一天之内就能解决问题。

葛志杰强调,科技元素在会议中不仅局限于开幕式,更渗透到论坛的方方面面。例如,仿生人形机器人妮娅每日产出2000多条互动内容,还有充当咖啡师和销售员的机器人等。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