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青年导网-青年在线 正文

近日,琉璃河遗址考古新成果专家评议会在北京房山举行,恰逢琉璃河遗址发现80周年。80年来,考古工作者通过持续努力,逐步揭开了西周燕都的文明密码:20世纪70年代首次确认了西周燕都的位置,80年代找到了燕都最早的主人,90年代明确了燕都城的范围和规模,21世纪初进一步完善了遗址信息。近年来,琉璃河遗址又取得新突破,为我们勾勒出三千年前北京城的样貌。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房山琉璃河镇,地处大石河北岸,分布范围约5.25平方公里。学界普遍认为,该遗址是西周燕国的都城和始封地,是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迹,也是目前国内发掘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遗址,为还原周王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历史图景提供了重要拼图。

近年来,琉璃河遗址外城墙和外城壕的发现,明确了西周燕国两重城垣结构,将城址规模从以往认为的约60万平方米扩大至百万平方米以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王晶表示:“琉璃河遗址外城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西周封国城市规划设计、布局结构的认知。”她特别指出,周原遗址的城市方向与琉璃河遗址相同,反映了分封制下西周王朝强有力的国家统治和边疆治理。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雷兴山补充道:“全国范围内,西周时期的城墙发现非常少。既有内城又有外城的遗址,目前只有两处,一处是作为西周王朝都城的周原遗址,另一处就是琉璃河遗址。”

2021年,琉璃河遗址作册奂墓中出土了一批青铜器,铭文“太保墉燕”记载了周初三公之一的召公亲自主持燕都营建的历史,这是关于北京建城史的最早记载。“太保墉燕”中的“墉”意为筑城,与本次新发现的外城遗迹互为印证。王晶介绍,铭文中提到召公曾到燕侯宫进行祭祀宴享仪式,并对墓主人作册奂进行封赏,“这说明召公在建设燕城之前已经有了燕侯宫,因此我们认为太保所‘墉’之燕,很可能就是我们近年发现的外城。”

这些新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西周燕都的认识,也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城市规划、政治制度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进一步揭示了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